小伙伴们,周末好!本周一,三湘风纪网公布了湖南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失信行为首批“黑名单”,13家企业、36名个人除了被公开曝光,还要按规定受到联合惩戒。
围标串标,既扰乱市场竞争秩序,损害合法招投标人利益,更直接影响工程质量,助长腐败蔓延。细读这份长长的“黑名单”,湘纪君强烈感受到:问题突出,后果严重!
问题突出,折射出顽疾的根深蒂固。监管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并非首次,但本次公布的“黑名单”49个案例中,有47起涉及围标串标,2起涉及资质借用,反映出这一领域的围标串标问题乃顽瘴痼疾,非治不可。
后果严重,体现在惩戒作用凸显。“黑名单”所列对象,未来一年内将被限制从事招投标活动,取消享受财政补贴资格,强化税收监控管理,提高贷款利率,正可谓“一处违法、处处受限”,代价惨重。
一直以来,工程项目建设因资金量大,利润可观,被一些失信之人当作“唐僧肉”,加之竞争激烈,有人干脆当起职业围标人,一边找陪标公司滥竽充数,一边拉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下水,甚至中标后高价转让,空手套白狼,严重扰乱市场秩序。
有油水的地方最易滑倒。少数干部甘于被围猎,里应外合浑水摸鱼。于是,原本见不得光的权钱交易披上了公开招投标的“合法”外衣,“围标”和“围猎”勾搭成狼狈为奸的两兄弟。2019年,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查处的向力力案,省纪委监委查处的白贵泉、李可波案,背后都有此类违纪违法事实。
针对招投标突出问题开展整治,严防招投标现场变为猎场,严防干部前腐后继,严防在短暂的遏制之后违纪违法问题卷土重来,这是维护正常市场秩序、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,更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。制度执行是根本。回顾过往,工程建设招投标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多,旧病常复发,根本上是缺乏执行的定力、从严的魄力。本轮整治不贪大求全,确立了“小切口、硬措施、实效果”的思路,省纪委监委、省公安厅等6单位公布举报电话,省交通运输厅在新招标的高速公路扩容项目中推行“不见面招标”,首批“黑名单”公布等等,都是以“严”的基调和“实”的措施震慑不法,取信于民。
加强监督是保障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第一职责,以问题为导向,重拳出击、深挖细查。与此同时,督促相关单位堵塞制度漏洞,确保“查处一案、警示一批、规范一方”。只有保持高压态势,严格监督执纪执法,做到小木鱼常敲,紧箍咒常念,惩恶扬善之剑常亮,才能有效防止围标串标问题披上“隐身衣”,躲进“青纱帐”,伺机兴风作浪。
联合作战是关键。落实监督责任是重点,落细主体责任更来不得半点马虎。发改、住建、交通运输、水利等招投标主体单位,有责任有义务拿出钉钉子精神,强化标前监管,加强专家评审管理,开展大数据分析,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总目标、时间表、路线图,合力围剿、并肩作战,确保“制度从严、审批从严、监管从严、追责从严”落地见效。(发表时间:2020年06月20日 12:03 来源:三湘风纪网 王路龙源)